红岩第一章概括(红岩读后感)-尊龙凯时app
#以书之名#
当我合上《红岩》,轻轻地抚摸着它那火红的封面。心情久久不能平静,那一个个鲜活的身影,一个个伟大的、不屈的灵魂!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中,并且愈加清晰。
《红岩》描写的是解放前夕,国民党统治下的山城重庆,正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。为了配合工人运动,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明蒲志高建立沙坪书店,作为党的备用联络站。蒲志高被捕后叛变。出卖了许云峰、江姐、成岗等同志。
书中主要描写了,这些同志在渣滓洞与敌人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,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、疯狂镇压、非人虐待,他们表现出了钢铁般坚强的意志。
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的气势汹汹;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,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统一起来,并再现了一个个经典的英雄形象,也打造了“红岩”精神。“红岩”一个史诗般的称号!
书中再现了许多经典的英雄形象,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“江姐”了。“江姐”一个闪闪发光的名字,而又不仅仅是一个名字,她是一面鲜红、永不褪色的旗帜,将永远地在我心中飘扬。
“一个女同志,按照约好的时间和接头暗号,来到成岗家里,不到三十岁,中等身材,衣着朴素,蓝旗袍裁得很合身。”“我姓江,江雪琴……我岁数比你大一点,你就叫我江姐吧。”
这是江姐在小说中的首次出场,就打动了我的心,脑海中浮现出一位美丽、温暖、亲切的革命战士。
江姐和华为来到川北工作,在进城时,发现敌人在城头,悬首示众。她走过去,要记住他们的姓名,她却发现了彭松涛的名字——她多年来朝夕相处、患难与共的战友、同志、丈夫!“江姐热泪盈眶、胸口梗塞,却咬紧嘴唇,转身离开人群。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,一路溅起水花。泥浆溅满了鞋袜,她却一点也不知道。她正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,要把永世的痛苦深深埋进心底。渐渐地,向前凝视的目光,终于代替了未曾涌流的泪水,她深藏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。”
读到这里,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。
由于叛徒蒲志高的出卖,江姐被捕了,她伸手轻拂了一下自己的衣襟,凛然迈开脚步,径直朝着洞开的黑漆大门走去。
江姐被押到渣滓洞,敌人知道她以前做过沙磁区委书记。下乡以后可能还做过更重要的工作,所以日夜拷问的次数无从计算,面对敌人残酷的摧残,江姐是那么的镇定从容 。敌人疯狂了,倒吊的身体被松了下来。“十指连心,你考虑一下吧。说不说?”敌人得到的是沉默。 铁锤高高举起,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。“钉!”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,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……血水飞溅…..
“不说?拔出来!再钉!“
一根,两根!…… 竹签深深的撕裂着血肉……左手,右手,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……
读到这里,我的心揪得紧紧的,胸腔里像是压着千斤重的石头。
晚上,渣滓洞的每间牢房的战友,静坐在黑暗中,心头却回响着江姐动人心弦的声音:“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!竹签子是竹做的,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!”
我陷入了深思:“是什么样的精神?什么样的力量?在支撑着江姐?”
书中塑造了龙光华、于新江、刘思杨、孙明霞、小萝卜头……许许多多可敬、可爱的英雄形象!
1949年10月1日,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向全世界宣告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!
江姐和战友们激动地欢呼着: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!”虽然她们不知道红旗的 图案,但她们却通过炽热的心,把自己无穷的向往付于祖国。不知是谁抢先绣上了第一针,接着许多灵巧的手,飞快地刺绣起来。热血沸腾着,把坚贞的爱,把欢乐的激情,全寄托在针线上,你一针,我一线,一针一线织绣出闪亮的金星。
江姐高高地亮开红旗,无畏的声音里充满着幸福的感情:“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每一寸土地,也插进我们这座牢房。”我知道,她们多想亲眼看一看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呀!
然而,他们再也没有走出牢房,没能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空高高飘扬,他们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。
为了新中国、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壮烈牺牲的可爱、可敬的战士们!你们安息吧!党和人民将永不会忘却你们,你们“爱国、团结、奋斗、奉献”的红岩精神将永留在人民的心中。
红岩精神有刚柔相济,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;“出淤泥不染,同流不合污”的政治品格;以诚相待,团结多数人的宽广胸怀;善处逆境,宁死不苟的英雄气概。
红岩精神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。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对真理的坚持。红岩精神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。红岩精神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。
红岩精神蕴含着党的思想、组织、作风建设等方面的丰富经验,也是我们国家进行经济、文化、政治建设的强大的精神力量。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众多的“红岩”榜样!
身患绝症,仍坚守一线的“人民英雄”张定宇;八十多岁的钟南山院士: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路;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…
他们身上都绽放着“红岩”的精神之花。而我们的祖国,我们中华民族也将以更加伟岸的身姿,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。
推荐阅读: